《黑客帝国 4》真拍砸了吗?我们有一些不同意见 (图文)(5/6)
当一切神圣使命褪去光环,英雄如何自处?
多年的自我催眠、否定、无力、不甘,在 " 我可以 " 和 " 我不行 " 之间反复横跳、心力交瘁的疲惫,冲出屏幕直插心脏。这也是《黑客帝国》中闪现的福柯理论:当你怀疑世界的时候,其实是怀疑自己。而对英雄来说,怀疑自我最为致命。Matrix 强制尼奥活着,但让他再也不相信自己,朋友、同事、医生 ...... 无数 NPC 诱导他完成自我规训,通过定义 " 你疯了 "" 我确实疯了 " 把他隔绝。
《黑客 4》呈现的中年英雄心境真实到扎心,就像每一个大喊 " 我还相信光 " 的中老年阿宅,拼尽全力抵抗庸常。
沃卓斯基没有放弃每一个宅梗和比喻:
片头数字雨干脆变成了日文,大方承认 " 我们就是喜欢日漫 "。
离开虚拟世界的途径升级了,不是打电话,而是通过 "windows"。
沿用老三部符号体系,兔子、猫咪、水流,舰长第一次认出偶像救世主,就是在擦玻璃——第一部中尼奥 /Thomas Anderson 被老板训斥后隔着玻璃擦掉水流的动作。

跟前三部相比,本作的尼奥只会发射龟派气功。


他不相信自己能飞,是崔妮蒂飞起来拽住了他,傻乎乎荡在半空还互相提问:" 是你在飞吗?"" 好像是。"

《黑客 4》的中二全方位从里到外,笨拙、愚蠢、傻到爆炸,却打破第四堵墙,让主角、创作者和观众 " 三位一体 "(trinity)般重叠。
点个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