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新旗舰不再出厂贴膜,这门手艺或将成为历史 (图文)(2/2)
手机厂商显然不会不知道贴膜会影响手机的显示效果,毕竟再出色的屏幕素质、再高的亮度,在经过了贴膜的覆盖后都会打折扣,甚至还影响手感,但奈何消费者乐此不疲,甚至让贴膜已然成为了一种惯性。当然,也不是没有手机厂商在前一年还高调宣称不再给手机贴膜,但一年后态度就 180° 大转弯,宣布又要给用户免费贴膜了。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手机厂商在新品发布会上宣称康宁大猩猩玻璃有多牛、AMOLED 屏幕的素质有多出色、疏油层有多耐用,但在出厂贴膜早已是标配的情况下,无疑也类似于一边宣称自己的素颜有多能打、一边又毫不吝惜地使用各种美妆的错位感。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之外,屏幕本身其实并不耐刮,显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从 iPhone 4 将康宁大猩猩玻璃引入智能手机行业开始,其仿佛就成为了既耐摔又耐磨的 " 黑科技 "。但实际情况其实并非如此,要不然当年苹果为什么琢磨着要将蓝宝石应用在 iPhone、iPad 的屏幕上,还闹出了风靡整个手机圈的 " 蓝宝石狂热 "。这是因为玻璃材质的问题,是硬度与韧性两大核心指标就像鱼与熊掌,难以兼得。
据了解,钢化玻璃其实属于预应力玻璃,为了提高玻璃的强度通常会使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但韧性的增加则会导致表面硬度的衰减。而在关乎耐磨性的硬度和决定抗摔能力的韧性上,从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康宁大猩猩玻璃都选择了将重点放在了韧性上。
韧性的提升固然让大猩猩玻璃的抗摔性每代都有着质的飞跃,跌落的安全高度也从 1 米进化到了 1.6 米,但代价却是康宁方面自己都早已承认,早期的大猩猩玻璃在耐磨性上更强。事实上,这与同时期智能手机、特别是采用大猩猩玻璃的中高端机型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曲面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曲面屏对于玻璃盖板的柔韧性要求,无疑是远胜于直屏的。
康宁顺应手机行业潮流的决策,也让从第四代到第六代的大猩猩玻璃硬度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根据 YouTube 博主 JerryRigsEverything 的测试显示,第四代大猩猩玻璃的莫氏硬度是 5,到了五代只有 3,而六代则是 6。而莫氏硬度则是 1812 年由德国矿物学家莫斯首先提出,用金刚石这一天然最硬的矿物制成的棱锥型钻针刻画矿物的表面而产生划痕,用测得的划痕的深度来表示硬度。
但问题是一般玻璃的莫氏硬度为 6.5,并且真正对手机屏幕造成擦伤、划痕的,从来都不是厂商在宣传中使用的美工刀或钥匙,因为钢的莫氏硬度其实只有 5.5。这里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是二氧化硅(SiO ),也就是沙子的主要成分,而这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物质则堪称防不胜防。所以厂商给手机贴膜的意义就在这里,别看贴的塑料膜本身并不耐刮,但也正好用被刮花的膜来提醒用户该注意保护手机了。
至于说三星方面此次为什么敢于在 Galaxy S22 系列上宣称不需要贴膜的保护,原因就在于其所使用的是康宁第七代的大猩猩玻璃 Victus 升级版 "Victus+"。而 Victus 的纸面数据就已非常豪华,可从 2 米的高度跌落保持完好,同时抗刮擦性提高了 4 倍。在 JerryRigsEverything 同样测试了采用康宁 Victus 的三星 Galaxy Note20 Ultra 后,得出的结果是在 7 级莫氏硬度下才出现了明显的划痕。
当 Victus 就已经足够硬了的情况下,更何况继续升级的 Victus+ 呢?当然,贴膜本身其实是有成本的,取消出厂贴膜也是在客观层面降低了物料成本。而这背后的逻辑,就与环保大旗的号召下三星也取消了随机附赠充电器一样。毕竟都已经花了大价钱买了康宁最新的产品,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让其明珠蒙尘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相关
相关文章
- 手感有望大提升!三星 S25 Ultra 机身宽度缩窄 更加圆润边角设计
- 三星 Galaxy S23 Ultra 凭全能表现获奖 (图文)
- 三星 Galaxy S24 系列已量产,明年 1 月亮相(图文)
- 三星 S24 系列确认将支持双向卫星通信功能(图文)
- 三星 One UI 6 抢了 iPhone 15 的风头 库克:???(图文)
- 超强双屏加持 三星 Galaxy Z Flip5 让智能移动体验不受限(图文)
- 旗舰体验面面俱到,三星 Galaxy Z Fold5 重塑旗舰新标准(图文)
- 前沿科技再塑业界标杆 三星 Galaxy Z Fold5 持续引领折叠屏发展
- 三星 S24 系列将向魅族 20 靠近?曝或更改为直角中框
- 三星 Galaxy S24 Ultra 确认搭载钛合金边框,重量 233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