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中央空调故障码e04(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特点)(2/4)
三、 VRV变频多联机与数码涡旋多联机特点
1、容量输出
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级别范围在30赫兹到赫兹间,调节范围在5 0 %一%之间,容量输出量是间断的。当负荷突变时,压缩机的频率增加需要经过中间过渡段。容量输出不能立即响应,数码涡旋的输出在10%到%之间。通过改变加载时的比例实现了连续的容量输出,此室内温度控制更精确,并且更加节能。
2、能效比
变频多联机系统中变频器的损失大约占功耗的15%,从而降低了系统的COP。变频多联机的容量调节范围狭窄,系统负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变频系统必须使用制冷剂的热气旁通进行容量调节,由于制冷剂的热气旁通,能量会有损耗,系统的COP降低另外变频系统中需要注入大量的润滑油,使得系统的COP更低,数码涡旋多联机没有变频器的能量损失,同时不需要热气旁通,因此没有热气旁通损失,在10%(卸载状态时电机仍在工作,约有10%的能量损耗)到%负荷范围内,COP性能良好。
3、回油性能
变频多联机在低负荷的状态下,制冷剂流速较低,回油困难,系统一般没计有油分离器和回油循环。这对于容量越大的室外机组来说更加明显,因为回气管径很大,在部分负荷情况下回气速度很低。因此,需要更频繁的回油循环,并消耗更多电力。室外机的PCB和管路十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差。数码涡旋多联机在每一个循环中,总有儿秒钟的满负荷运行状态,因此回油较好。在空载时,压缩机无排气,所以此时无润滑油排出、室外机的PCB和管路与变频多联系统相比,显得极为简单(无旁通回路),一个PCB就足够了,系统稳定。
4、除湿性
变频多联机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制冷量降低,除湿性能明显下降,数码涡旋多联机在任何负荷的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较低的平均吸气压力和蒸发温度,因而可提供非常好的除湿性,尤其是在低负荷运行时。
5、对其他没备的干扰
变频多联机由于采用变频手段调节容量,在变频时会产生很慢的电磁干扰和高次谐波,对精密仪器和电子设备都会产生影响。由于数码涡旋是瞬间加载和瞬间卸载的工作方式,使得电流瞬间发生剧烈变化,对电网及电网中的没备会产生冲击。因此从技术上来看,变频多联机与数码涡旋多联机各有优势,且优势与劣势形成互补。
四、多联机系统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1、内机容量与外机容量的匹配
室外的容量匹配比应根据该系统中各室内机同时使用率、各室内机所在房间冷热负荷峰值的时间分布等因素而确定。
2、冷量修正
由于管路加长后冷媒的沿程阻力损失增大,出现闪发,末端室内机制冷/制热效率降低。另外,管路过长,对于VRV系统,部分润滑油会沉积在冷媒管道内,长期运行造成润滑油回油困难。多联机空调系统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额定制冷量是在标准工况下测得的数据,实际工程条件往往偏差加大、因此,产品样本中所提供的技术参数与实际工程条件(室内外温度、内外机高差、管道长度)不同时,应对冷量进行修正,否则达不到使用要求。
3、新风采集
相对于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多联机系统更接近房间空调器。新风处理不如常规中央空调系统容易做到,目前常用的新风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室内机作为新风机来处理新风、未经过处理的新风直接接入室内机,由室内机负担了部分新风负荷,因此室内机型号加大,噪音也增大,在室外温度较高时,会使室外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出现过流保护。而且在室外空气湿度较大时,室内机除湿量增大,室内相对湿度无法保证要求。(2)使用专用的新风机。这类新风机通常是按新风状态设计,加大了机组盘管的排数,可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点。但此种方法工程造价较高,影响在工程中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压缩机长时间不间断运行,会影响机组的寿命。(3)用全热交换器处理新风。使用全热交换机在向房间补充新风的同时,利用室内排风的冷量来预冷新风,大大降低新风负荷,非常节能,这种方式适合有排风要求的场合。但需要注意新风口和排风口的布置一定要合理.该系统较复杂,且有新风和排风交叉污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