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 vivo 相继入局 AI 大模型,手机圈又卷起来了!(图文)
当下,要说内卷最严重的领域,手机圈绝对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手机圈很卷,是因为手机厂商之间同质化太过严重。不夸张的说,各手机厂商更像是组装厂,芯片、摄像模组、屏幕等核心部件几乎全部来自高通、联发科、三星、索尼等少数几个供货商。
在手机的整体设计上也逐渐趋同,甚至定价上也出奇的一致,毕竟配件的价格都很透明,加在一起价格多少,几乎都可以算出来。
在这样极度内卷的状况下,手机厂商要如何破局呢?
从 " 软 " 处着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一些 " 软 " 的地方下手,比如最近比较火的 AI 大模型、操作系统。
芯片等核心硬件不是普通手机厂商能够玩得转的,像华为这样有掀桌子能力的厂商还真的是挑不出第二个。而软件相对来说改动一下比较简单,毕竟软件的提升的空间很大,对于用户来说,带来的体验更加直观,变化也更容易感知的到。
因此我们也就看到,特别是最近伴随着华为鸿蒙的升级,小米 vivo 先后宣称自研操作系统的到来。另外,自去年底 AI 破圈后,全员大模型的疯狂同样席卷了手机厂商。

风口掀起,手机厂商又恰有需求,因此当下的局面也就顺理成章了。
" 卷 "AI 大模型
但问题的关键是,大模型和操作系统能为手机厂商们带来什么,又能为用户带来什么。
首先是大模型,整体上看,大模型对于手机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交互、生产力效率和个性化服务三个方面。
比如 7 月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 3.0,8 月将其用在鸿蒙 4 里。通过语音及文字交互,可以帮用户整理资讯、辅助生成文案生成、图片二次创作等。小艺可以通过对自然对话的理解,识别出用户意图,很多操作不需要用户用专业的功能术语表达,小艺都可以明白并执行。
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绝对是一个值得去卷的点。
当然,现在已经卷起来了。
8 月,小米的大模型 MiLM-6B 在评测平台 CMMLU 的中文向排名第 1。
毕竟,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也发布了,这也是高通首个专为生成式 AI 而打造的移动平台,小米 OV 也有了硬件基础。
另外就是操作系统,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起码国内厂商,目前只有鸿蒙和其他,小米的澎湃 OS 也好,vivo 的新自研系统也罢,还有 OPPO、荣耀等等,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完全自研。做些升级,优化些用户体验," 立一波人设 " 也就够了。
- 上一篇
Meta 如何在 AI、元宇宙和效率之间取得平衡?(图文)
今日外媒报道称,Meta 准备在周三收盘后公布业绩,市场对此抱有很高的期望。FactSet 数据显示,分析师预计营收为 336 亿美元,每股收益为 3.64 美元。收入增长 122%,销售额增长 21%。数字广告尽管有很多关于元宇宙的讨论,但 Me
- 下一篇
屏下前置 + 骁龙 8Gen3 红魔新机电池 6200mAh 以上?(图文)
前几天,高通在骁龙峰会正式发布了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骁龙 8Gen3),随后各大手机厂商也纷纷发布了预热海报,表示自己新旗舰将首发或首批搭载或率先搭载,其中红魔预热称将会是首款搭载第三代骁龙 8 移动平台的电竞手机,现在
更多相关
相关文章
- 印度产 iPhone 的良率比中国低 10%(图文)
- iPhone 16 Plus 发布 搭载第二代 3 纳米 A18 芯片
- vivo Y300 Pro 反向充电测试(图文)
- 智能手机市场回暖,AI、折叠屏产品领跑(图文)
- 三折屏手机有两大优势和四大挑战:便携耐用是关键(图文)
- 一加 13 发布会时间曝光 暂定 10 月底至 11 月初 “ 13 ”香?(图文)
- 10 月见 曝 OPPO 全家桶大更新 FindX8 旗舰平板耳机齐发 (图文)
- vivo Y37 Pro 续航评测,6000mAh 挑战续航霸主(图文)
- 一加 12 瑞声仿生振感马达 Turbo,号称超越苹果 iPhone 15 Pro Max
- iQOO 12 系列发布:骁龙 8 Gen 3 与 3 倍 6400W 潜望长焦(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