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才是优秀的商用笔记本电脑(图文)
商用本在市场上的 " 翻身 ",看起来很突然,但也是时代发展下的必然。
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再到现如今数字时代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商用笔记本在整体低迷的笔记本市场中能够异军突起,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和员工对终端的需求越来越明确了。毫不夸张地说,商用本产品正是 " 以人为本 " 的最好体现:与传统笔记本不同,商用本在品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更有保障,不但可以提升企业办公效率,还能够减轻运维压力,实现降本增效,此外,与生俱来的定制属性也让其可以在出厂阶段完成系统优化和软件预装,实现开箱即用,丰富的接口和扩展性也让企业对现有 IT 资产的利用率更高 …… 种种优势背后,折射的正是数字经济时代之下,基于场景的商务体验需求。
但怎么选择商用本,实际上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行业需求千变万化,使用场景繁多,不同品牌之间的商用本也在屏幕、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接口配置、续航等方面有着很大不同,而且即便是同一品牌的商用本产品,也面临着 " 选英特尔还是选 AMD" 的问题,而今天这篇对比评测文章,就是为了让你不再纠结处理器选择这个问题的。
与斗争日趋白热化的游戏本市场不太相同,商用本的使用场景相对来说更为简单,也更为直接,因此,极限的性能表现往往难以体现日常中度乃至轻度的办公负载,真要看处理器孰强孰弱,还是得从Office、视频剪辑、图片处理这些和办公强相关的工作负载入手。
为了最大化地避免对比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本次用于对比评测的两款产品,均是惠普旗下的战 99 商用本系列,具体配置如下:
在实际测试前,先来看看这两款处理器的基础信息:
从规格上看,AMD Ryzen 77840 HS 的 8 个大核心设计似乎在多核心性能表现上要压过 i5-13500H 一头,毕竟后者只有 4 个性能核心,这一点在 CPU-Z 给出的处理器分数上也得到了印证:
Part 1:渲染性能测试
作为一款官方定位为高性能设计师工作站的商用产品,处理器渲染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从事 2D/3D 制作的工程师的使用体验,毕竟这年头,建筑、机械、能源、医疗乃至影视游戏制作领域都离不开三维渲染,这里也要说明的是,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 GPU 渲染的能力要强过 CPU,但实际上,CPU 很擅长处理大量一般信息并以串行方式准确处理,而且不受显卡的限制,这是很符合当下随时随地办公的场景的。
首先自然是 CinebenchR23 基准测试,该软件可以对 CPU 进行一般建模,动画和仿真性能(单核)以及标准渲染器或物理渲染器的运行速度(多核)的测试,两款产品的具体得分如下:
除了 CinebenchR23 之外,笔者也在这里通过 Vray Benchmark对两款产品进行了比较,战 99 锐龙版同样展现出了优势:
不过在实际的工作负载,例如 3dsmax、catia、maya、solidworks等软件中,情况又会稍微不一样,这些软件对 CPU、GPU 都有一定要求,但侧重程度不同,笔者在这里通过 SPECviewperf 2020 对两款商用本进行测试,其中战 99 锐龙版的成绩如下:
所以不难看出,虽然战 99 锐龙版大核心更多,理论上应该会在渲染性能方面占到甜头,但实际上,性能的高低还是要取决于具体的工作负载,像是 Cinema 4D、VRay、3dsmax 等软件中,战 99 锐龙版更胜一筹,而在 catia、maya、solidworks 等软件中,战 99 酷睿版则实现了反超。
Part 2. 图像处理性能测试
既然号称自己是设计本,那么自然少不了图像处理环节的 " 鞭笞 ",当下的内容创作者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在图片后期、批处理上,笔者在这里也通过 UL Procyon 对两款电脑进行了测试,结果如下。
Part 3. 视频处理性能测试
除了图像处理能力之外,视频处理能力也是考验商用本是否优秀的重要一环,在这个视频横行的年代,视频渲染、编码、导出所需要的时间越小,就意味着有更多可能在互联网上夺得先机,因此笔者也通过 ULProcyon 测试了两款商用本的视频处理性能。
在这项测试中,UL Procyon 通过Adobe Premiere对预设的视频项目进行一系列编辑和调整,并以 H.264 编码和 H.265 编码分别对视频进行导出操作。结果如下:
Part 4. 生产力性能测试
虽然以上几个项目着重测试了两款战 99 的 " 设计 " 性能,但是任何一款笔记本都绕不开 Office 三件套的统治,所以在这次的测试中自然也有 Office 三件套的测试。
首先是 UL Procyon 的测试,该测试会对 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和Outlook进行一系列常用操作,例如保存、添加图片、复制粘贴等等,此外由于 Outlook 在国内的应用较少,笔者就省去了这一环节,最终结果如下表所示:
与 ULProcyon 稍有不同的是,PCMark10 在该项目的测试中移除了 Outlook 的测试,添加了对 Microsoft Edge浏览器的测试,考虑到这是绝大多数笔记本买到手之后的默认浏览器,所以也是无可厚非,具体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虽然 PCMark10 里已经有了针对 Edge 浏览器的测试,不过要说网页测试平台还是得看 WebXPRT,该项目会围绕照片增强、人工智能整理相册、股票期权定价、OCR扫描、销售图表和网上作业六个项目进行测试,最终结果还是战 99 酷睿版实现了领先,如下图所示,这意味着战 99 酷睿版在上网方面的体验和性能确实是要好一些的。
如果说前边的测试项目主要是围绕 " 固定工位 " 的生产力开展的,那么一台商用笔记本的续航时间,则决定了它的移动办公能力强弱,在这个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公的时代,咖啡厅、机场、高铁 …… 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是办公的场所,而更长的续航时间,也就意味着企业员工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在外处理工作,而不是因为笔记本的电量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焦虑。
为此,笔者也通过 PCMark10 对两款产品进行了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其中战 99 锐龙版的续航时间为 11 小时 8 分钟。
结语
商用笔记本在经历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独特的体系,除了性能之外,还要在可靠性、安全性、接口设计等方面满足需求,虽然战 99 本身的定位是一款入门级设计工作站,但同样也折射出了商用笔记本需要满足的一些功能性要求,例如三维渲染、图片视频处理、Office 办公、网页浏览等等,同时从两款产品的比较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理论上大核心数量更多的 AMD Ryzen 7 7840HS 实际上在多个测试项目中基本占不到任何便宜,除了极个别三维渲染工作负载之外,i5-13500H 均是更优秀的选择。
这其实也不难解释,一方面,英特尔的异构架构优化了处理器的能效表现,能效核心的存在使得移动办公下实现更长时间的续航成为了可能,而多年来与软件开发商的深入合作以及硬件线程调度器则让英特尔的处理器在面对各项工作负载时都显得游刃有余。